340-350(5/27)
在大赚和疯狂大赚的区间,凌穗岁等着听结果就行。在欧洲工作的间隙,她还关心了丰收传媒其它业务的收入情况。
先是公司艺人,凌穗岁翻看线上名册时,都没想到公司已经有八个签约艺人了,而且有几个人的名字和脸她还是第一次看到呢。
这也不奇怪,毕竟她不参与公司具体事务的管理,这几个新人也不是走流量路线,不需要公司倾斜太多资源,所以没人会特意告诉她。
童晓曼:“下半年重点给各平台、各影视公司推荐的艺人就是尹乐容。凭借金盏这个角色,她有机会爆成小流量花,下一部就可以演女主角了。”
只要丰收传媒愿意置换点资源,长剧的二番女主,或者精品横屏短剧的一番女主都能争到。
金盏下线的cut,在各平台都有非常高的播放量,她和云筝的cp也一口气登上榜首。而尹乐容本人在各平台的社交账号,也成为了本周明星涨粉量第一名。
从横店的小龙套,摸爬滚打成为如此闪亮的明日之星,粉丝考古还扒出了她以前遭受过的不公平对待,这会已经把美强惨三要素全部拉满了。
凌穗岁点头,当初她们签下尹乐容,就是看中了她的潜力。事实证明,她的眼光很好。
至于别的签约演员,凌穗岁没有投入太多关注。她知道她们有人发展得不错,也有人在走下坡路,她既然不参与管理,那就只听汇报,不做决策。
以赵纤凝为首的那批艺人,都是她看着进步的,她对谁都有感情。但在公司资源有限的情况下,她选择帮扶某个人,就必定会有另一个人的利益受损,谁又该吃这个亏呢?
“对了——”凌穗岁倒是想起一个特殊的人,“冯荔最近学习成绩怎么样,演戏没耽误她上学吧?”
她差点忘了,公司还有个童星呢。
童晓曼:“放心吧,耽误不了。我们尽量安排她周末和节假日拍戏,少数不得不请假的上学日,我也给她安排了补课,保证她肯定能跟上。”
以冯荔的成长环境,如果她长大后还想当演员,那肯定要走学院派路线的。在不考虑国际生身份的前提下,高考就是必须迈过的坎。
凌穗岁还想让她考进电影学院,名正言顺地加入唐冰和自己这一派,所以她的文化课成绩绝对不能拖后腿。
让凌穗岁有点意外的是,丰收传媒在短剧领域的收入竟然很高。
她很惊讶:“我记得……几年前你不是说暂时退出短剧赛道,原来这么快又重新加入了吗?”
童晓曼给她解释,丰收传媒最早做短剧时,其实做的是竖屏短剧,几分钟一集那种。
后来这个市场太火爆,“一夜暴富”的故事比比皆是。因为入行的人太多,同行为了吸引观众注意力,很有互相内卷看谁最敢拍、最没下限的趋势,她那时察觉不对,就果断撤出来了。
当时留在行业里的公司确实赚了一笔快钱,但上面很快出了新规定,对这些公司又是下架作品又是罚款,赚的钱还不够赔的。
短剧市场行情震荡,而童晓曼抓住机会,在行业洗牌中收购了几个破产小公司,以最低的成本扩大短剧制作规模,在市场回温后一跃而上,和几个行业龙头共同抢占先机。
凌穗岁听得很佩服:“不愧是你,童姐。我感觉你的事业之路完全可以拍成大女主剧啊,有这个意向吗?”
“已经拍了。”童晓曼说,“去年的短剧作品收入第三名,编剧就参考了我之前的一段经历。”
而且那部作品,从计划拍摄到上线播出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,这还不是行业内最快的速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