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40-350(4/27)
绵不断的争吵。包括这次金盏下线,其实也有很多观众怪到了云筝头上。
角色粉之间吵得很凶,一方说云筝是人不是神,她没法预料到所有事情,另一方坚持认为,如果她愿意付出更多代价,做更周全的打算,金盏就不会出意外,归根到底,还是云筝不够重视。
双方又针对“云筝资源有限做到这个地步已经尽力”、“她对xxx可不是这样”、“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事件无法比较”等话题关键点展开讨论,因为金盏下线了,很多观众都被虐到,所以此时同情金盏的观点更占上风。
有些黑粉笑话凌穗岁自讨苦吃,自己作死。是,权谋和群像是给你好好拍出来了,但剧的红利都被配角上桌吃掉了,一番主演辛苦干了这么久,什么都没捞到。
他们说这些风凉话时,心里是很得意的。还有人在娱乐组开贴放话,自担的剧固然被嘲(还要狡辩都是对家下黑水),但一番的地位非常稳固,《如梦令》的成绩再好,凌穗岁被踢下桌又有什么用?
这话说的,不仅岁丝不乐意,本来在吵架的剧粉也不乐意了。
凌穗岁一直是《如梦令》的主角,剧情也始终以云筝的故事为主线展开,谁说她被踢下桌了?云筝的人气值始终是各项榜单第一名,而且很多剧粉只是不喜欢这个角色,不代表讨厌她啊,难道世界上只剩下这两种极端情感了吗?
再说了,如果要认真分析剧粉们对《如梦令》各个角色的情感,对这些搞政治斗争的人物来说,“支持”这个词明显比“喜爱”更合适。
权谋剧的观众在讨论剧情时,总体上的原则依然是“对事不对人”。即使对某个角色表现出明显倾向,会为其摇旗呐喊,也是基于ta的政治主张,和扮演该角色的演员关系不大。
至于金盏么……金盏角色粉固然觉得云筝对金盏有所亏欠,但她们最恨的还是云筝的政敌。真正的角色粉还不至于主次不分,忘记了谁才是让金盏丧命的凶手。
黑粉这次又搞错了重点,《如梦令》的下沉市场观众只想着看剧,参与这些讨论的意愿很低,舆论风向影响不到他们;
而上浮市场里最能制造声量的那一批人,其实很清楚自己在吵什么。
很多同行都觉得“吵架”是《如梦令》能维持热度的秘诀,这么说其实也不算错,但不同作品吵架的内核却完全不同。
有些架吵的是情绪,是比谁账号多,看谁更蛮横不讲理,这种一吵起来观众就得跑,没有谁追剧是想内耗自己;
而《如梦令》吵的是稳扎稳打的剧情内容,是言之有物的观点输出,虽然避免不了互联网杠精出没,但整体氛围还是比较阳光向上的。
就算很多都是互联网键政……至少看上去还挺唬人的呀!总比动不动就人身攻击的骂战观感好多了!
细细筛选后,就会发现还是有不少大佬贡献了干货呢。
所以,凌穗岁这次不仅没有“被踢下桌”,反而在很多人眼里又完成了一次飞升。
演员的咖位受很多咖位影响,观众对演员的印象却往往与作品挂钩最深。说真的,凌穗岁拿了那么多视后,也不如一部《如梦令》更能让观众清晰地认识到,比起“明星”,她更是一个优秀的演员。
永远不要低估“好演员”这个评价的滤镜加成,它可以让六分的演技被美化成九分,可以让一个演员拥有超级厚的血量,就算以后扑再多部作品、人气再低迷也依然能保住超高的咖位,地位自动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。
这才是真正的养老保险——虽然凌穗岁大概率不需要这些,也耻于吃自己的老本。
《如梦令》的收益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