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0-90(23/52)
咱们家送几个人过去就是了。”“这怎么好意思。”锦娘道。
蓝妈妈把她们安置好后,就把窦二夫人的女儿送了过来,锦娘见她在学针线,还能指点一二。窦姑娘单名一个媛字,性情颇心直口快,知晓蒋羡是来帮她娘的,她就很开心的和锦娘叽叽喳喳:“汴京是什么样的?也和我们扬州一样么?”
“汴京和扬州有相同的,也有不一样的。”锦娘尽量和她说一些轻松的话题。
“金明池附近不少人打马球的,有些还是女子呢。再有就是大相国寺,每个月开放五次,简直是万姓交易,各种珍奇异兽,珍稀之物,在那里都能找得到。”
对一个在深闺的小姑娘而言,外面的吸引力很大。
锦娘又笑道:“也不打紧,等我们去了吴县,安顿好了,就请你们过去玩儿。”
窦媛叹了口气:“我肯定是想去的,但我娘走不开。表嫂,你不知道,我们家的这个小娘总欺负我娘,我爹什么都听小娘的,常常与我娘吵架。”
大户人家妻妾相争,锦娘也见过不少,她只好开解窦媛:“大人们总有她们自己的处世之道,你好好把你的日子过好,比什么都强。”
就像她爹娘的人生,她即便能管一时,也无法管一世。
或者她自己的人生,此刻的幸福美满,日后也未必一直如此。
听蓝妈妈说八姑母刚进门的时候,窦二老爷虽然有妾,但是和她亦是举案齐眉呢。
窦媛倒是很喜欢锦娘,她的针线活计看起来很好,方才还教自己绣扇面,比买的都好看。且总是那样笑笑的,和她待在一起好呢平和,这和自己家完全不同。
家中总是充斥着母亲和父亲还有小娘们的混战,父亲抱怨母亲没有容人雅量,小娘们煽风点火,母亲则抱怨父亲不仅无能还宠妾灭妻。
“表嫂,筠姐儿的衣裳真好看。”窦媛见筠姐儿穿着一身嫩鹅黄的扇子,领缘处绣着黄色的风铃,下身穿一条鲤绿色的百迭裙,裙摆处绣的是枇杷金雀,枇杷上还洒的金粉,看起来波光粼粼的。
锦娘笑道:“你若喜欢,等我有闲工夫了,帮你做一套。”
“那就多谢表嫂了。”窦媛搂着锦娘的胳膊道。
却说她们准备在窦家歇息一日,窦家颇知道礼数,窦二夫人还带她去见了窦家其余长辈,倒是收获了不少见面礼。蒋羡则和窦家儿郎们一起吃饭,到兴起时,还要去驾一叶扁舟。
锦娘歉意的看着窦二夫人道:“郎君他玩兴大,姑母可别见怪。”
窦二夫人瞥了一眼身后的小妾道:“十六郎素来有魏晋风度。”
“还要多谢姑母多宽心。”锦娘笑着。
她先带着孩子们睡了,今日是方妈妈跟在身边伺候,她把阿盈打发回去和悯芝夫妻照看船上的行李。好在她们雇的船原本就要在扬州的渡口多停几日,锦娘也抱持着享受的心情。
一大早,蒋羡精神抖擞的回来了,还专门给锦娘带了扬州城两样有名的细点回来。
锦娘此时正在梳洗,见他回来,立马道:“你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啊?”
“着什么急啊。”蒋羡笑着。
其实锦娘知晓蒋羡到底在做什么了,他的确深谙人心,恐怕是早已知晓窦家哥儿不见甚至是突然私奔,就是那小娘捣鬼,既然如此便也吓吓那小娘,把她的儿子也弄成失踪的假状,如此小妾肯定着急。
若那小妾上当,窦家哥儿肯定很快就找到了,若是那小妾坚持不说,如此,窦家大老爷回来时,都讨不到好。
蒋羡来看过锦娘和孩子们之后,又去见了窦二夫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