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70-380(13/30)
什么都不用多说,好作品的含金量就是这么牛。
央视电视剧盛典的热度不高,为数不多的热搜由《如梦令》占了大半。毕竟颁奖礼是录播,获奖名单流出后,观众没有看直播的那种紧张刺激,奖项本身也不算很出名。
这个活动最要紧的,其实还是看主办方评奖时的倾向。
今年央视依然很端水,各种题材的作品都在提名名单里亮相了,连长剧鄙视链底层的古偶都有剧上榜。
不过,短剧的异军突起还是很显眼的。这里说的是横屏短剧,集数二十集以下的短剧,几乎占整份提名名单的半壁江山。
可以确定的是,短剧已经不满足于接收被长剧淘汰的题材,也开始往精品化的方向卷了。
讲一个观众爱看的好故事,真的需要很长时间吗?答案当然是否定的。
凌穗岁在认真考虑,《三代人》有没有可能做成短剧呢?
她不是要砍编剧的某段剧本,而是思考分季拍摄的可能性。
分成上下,甚至一二三多季,对作品的连贯热度没有保障,也意味着更高昂的宣发成本,还必定增加观众弃剧的概率;但它有一个好处,就是能根据观众反馈,对后续作品进行调整。
边拍边播是不可能的,广电那边不给过审,即时情绪反馈也只能代表一部分的声量,但很多观众都是沉默的大多数,想听到他们的声音就要花心思去调研,去研究数据,不是立刻能做到的事。
凌穗岁拍戏真的不挑体裁,她要是遵循圈内鄙视链,那也就没有《如梦令》了,电影圈的戛纳影后怎么会下凡拍电视剧呢。
那些都是虚的,她只挑剧本,挑选最适合呈现这个故事,最能让观众和她自己满意的方式。
也许《三代人》这部作品,她也会担任除了主演之外的角色。
演员在片场最常做的事情就是等待,所以凌穗岁才有空想这么多。
即使她是主演,通告单上几乎全是她的戏,她也要等调度,等打光,等导演安排好走位……在这期间,凌穗岁就会给自己找点事做。
她会和别人聊天,也会无意识地把玩着手里的折扇。
为了强化观众对ip的印象,除非剧情需要,否则超英的标志性武器不会随便更改。
折扇是李茉的绑定武器,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她要几年如一日地用同一把扇子。在第二部 的拍摄里,剧组就给她的武器来了一次小升级。
扇骨的颜色粗看没有太大差别,细看会发现竹子的质感变得更好了。
这也是有理由的——之前李茉没做出什么成绩,武器只能是“新手装”;现在她拿到了特勤局的正式offer,还在跳过的剧情时间线里得到了母亲的初步认可,有钱有资源的她当然要升级装备了。
她的战服也是同理,在不改变主要设计和版型的情况下,进行了一点微调升级。不过李茉的发型倒是没变,还是潇洒飘逸的单马尾。
她用折扇玩了几个小花招,路易斯在旁边看得眼睛都直了。
隔着屏幕看到和现实里看到的冲击是不同的,路易斯忍不住发出了“你真厉害”的感慨。
他还很兴奋地问:“你太厉害了,能教教我吗?”
当然能教,凌穗岁也是跟着视频就练会了。
但她忽略了人和人之间的个体差异,当她展示完教学动作后,路易斯眼睛学会了,但手还没有。
“和你比起来,我的手指太不灵活了!”他有些懊恼。
凌穗岁思考过后,送了他一双筷子。
这种事情吧,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