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60-370(10/25)
功夫是女主角不能练的”,这种近乎挑衅的心态让藤正德皱起眉头,但他想了半天,一时还真不想出来。他问凌穗岁:“既然男女都一样,你为什么要换?”
凌穗岁反问:“既然男女都一样,你为什么不肯换?”
藤正德:……
藤正德用沉默回应,凌穗岁这时笑了笑。
“那我退一步好了。”她说道,“我曾经和朋友讨论出一个想法,希望能在这部电影里实践。”
“藤导,你愿意尝试去性别化选角吗?”
按照凌穗岁的想法,电影里所有的角色都只需要设定性格,在选角上能者居之。谁演的好,谁更能打,就让谁上。
这种选角方式的优势非常明显,每个角色的可选择范围都翻倍了,优中选优的概率也翻倍了。
藤正德没有立刻回答,他想了想,还是说:“以男性为主角的电影,绝大多数女观众照样支持,但如果以女性为主角,部分男观众就不会看了——至少不会优先考虑。”
这部分人也未必全都仇视女性,但偏见和刻板印象绝对是难以移动的大山。
这话挺难听的,但凌穗岁不得不承认,这就是影视行业的现实。
就拿最近上映的《功夫大师》来说,即使它的主角是凌穗岁,观众喜欢的都是李茉,还是有“业内人士”点评,说迪兰德糊涂啊,换成男主角票房至少再涨十亿,女超英的受众还是不够广。
瞧瞧,有男的,功劳给男的;没男的,虚构一个男的也要出来抢功劳。
虽然这类言论的评论区底下都在骂,不可能成为主流,但也把岁丝和李茉粉丝恶心得够呛。
有男的票房就会好,那奇迹扑过的超英片都是假的咯?真是脸都不要了!
“这就是您需要衡量的了。”凌穗岁平静回复,“您是对自己的电影质量没信心,还是对男演员没信心,觉得他们在公平竞争的情况下,肯定会输给女演员呢?”
藤正德呵呵两声,这还没启动选角,候选人还不知道是谁呢,叫他拿什么比?
他说:“这事我一个人说了不算,还要问编剧的意见。我们讨论的是很笼统的概念,还没涉及到具体情节……也要考虑到角色性别比例的呈现效果。你说的这个想法,可以用在某些角色,但不能全片推广。”
凌穗岁托腮,很多电影是全男阵容,没人觉得不对;而只要考虑到有全女的可能性——甚至只是可能性,不是既成事实,他们就立刻意识到性别比例很重要了。
她不觉得自己太敏感,别人比她敏感多了。
她是女演员,这是和她息息相关的事情。如果她连这个都不关心,那还能关心什么?一辈子忍受别人说“换成男演员票房会更高”吗?凭什么?
但这种事情一口吃不成胖子,她只是被邀请的监制,不是出钱的甲方,藤导对她的意见采纳程度肯定有限。
没关系,慢慢来呗,她年底才满三十一岁呢。
第365章
这是对剧情的思考,也是对自己的疑问
剧组休息时间,荆心怡上网刷到了凌穗岁的热搜,有人在香江茶餐厅偶遇了她。
荆心怡的目光在这条热搜上停留,又点进话题页仔细查看。
被拍到的图很模糊,照片上的女人还戴了口罩,必须是铁杆粉丝才认得出这是凌穗岁——荆心怡确认了,就是她。
“她怎么跑香江去了……”
荆心怡的大脑飞速思考:“这不年不节,最近香江也没有颁奖礼和电影节啊……估计是要谈新作品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