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40-350(20/27)
射。与此同时,国产剧对权力的包装美化还体现在诸多身份“特权”上。
古装剧里嫡庶神教的嫡,仙侠剧里仙凡有别的仙,现代剧里贫富差距的富……血统更高贵,背景更强大,所占有资源更丰富的主角,成为了被观众“慕强”的对象,生来就比配角拥有更美好的品格。
以上这些都是“权力”吗?是的,权力是一种适用范围极广的东西,剥削和特权都是它的分支与类别,但这些都不足以完全的定义它。
近年来播出的国产剧中,不单单是很多打着“权谋”旗号的作品,只要涉及到权力或地位话题的影视剧,主角往往都要经历两个阶段。
先是淡泊名利,人淡如菊,视“权力”如猛虎,为自己积攒纯洁善良的道德资本;后面被反派陷害,这时候的“权力”就成了翻身报仇的必需品,只要拥有了它,主角就是赢家。
至于获得权力后能做什么,要怎么做,权力的范围和界限在哪里,就不是剧情关心的事情了。主角已经身居高位,碾压了以前欺负过ta的存在,复仇打脸的桥段已经完成,还要怎样?
《如梦令》和以上作品最大的不同,就在于它把“权力”当成一个中性词去处理了。
云筝从不掩饰自己对权力的渴望和追求,并将手中的权力抓得很紧。她之所以能成为权力的主人,而非被权力支配的人形怪物,是因为她从头到尾都有非常清晰的目标和规划。
她需要权力,需要的并不是权力能提供给自己的高位,或是作用于他人身上的快感,而是把它视作实现目标的工具,并在行动中付诸实践。
其实从《如梦令》塑造的群像角色中,我们也能看出编剧把“权力”和“人”分开看待的态度。
位高权重的上位者们是可耻的既得利益者,但他们中的部分人也有品德上的闪光点;被压榨的平民百姓是需要被拯救的对象,但这其中也不乏挥刀向更弱者,专挑妇女儿童欺负的渣宰……
讲个笑话,以封建王朝为故事背景,不以身份地位,血统高低来划分角色善恶值的《如梦令》,从某种程度上,也算是打响内娱国产剧“反封建”的第一枪了。
权力是被使用的工具,评判一个角色的标准不是看ta拥有多少权力,而是用权力做了什么——这是云筝的主张,也是《如梦令》向观众传达的态度。
顺着这条线,我们就能清晰地整理出云筝的人脉关系网。为什么有些人前期和她是盟友,后面变成了敌人,为什么拥有相似家庭背景和出身的政治对手,有的可以拉拢转化,有的必须赶尽杀绝……
云筝从来都是一个实干派,甚至还有明显的马基雅维利主义倾向。她还是“君子论迹不论心”的忠实拥趸者,能把所有个人情感都刨除在外。大概从第十集 开始,她做出的决策就是绝对冷静理智下的最佳选择了。
说实话,这就是我给《如梦令》打九点五分的原因,这零点五分扣在编剧对云筝的刻画转折还是不够自然,没有拿捏好冲动和理智间的过渡心态。
听说唐编是第一次负责权谋剧本,虽然这部剧在同题材范围内已经遥遥领先,但如果用十全十美的标准去评判,依然有进步空间,在这里小小的鞭策一下。
不过,凌穗岁的演技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点。如果不是因为知道这部剧也是按照场景顺序拍的,我还以为剧组是真的按照剧本时间顺序来拍摄,她怎么能把云筝每个阶段的变化演绎得这么自然流畅啊!
“权力”中性词化是《如梦令》作为一部权谋作品的及格线,它能成为破圈层的大爆剧,肯定还有其它值得称道的闪光点。
围绕着权力这个话题,它还不惜打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