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10-320(2/26)
人也来得差不多了,他招呼大家坐好,会议正式开始。凌穗岁先听他们过了一遍电影的大致情节,听完之后她觉得,这间屋子里的人至少有一半之前都是在奇迹工作的。
故事大概是这样的:
李茉来到美国后,因为长得太年轻被质疑身份,她找借口糊弄过去,然后和某个战略防御与特殊事务处理局(之后简称特勤局)的特工A吵了一架。
在第一次集体行动时,李茉就意识到这一带的麻烦都是妖怪搞出来的,这群美国人能对付吸血鬼和狼人等怪物,但没有对付妖怪的经验。
行动中,李茉觉得活捉妖怪的机会转瞬即逝,没听调度就先行动,结果妖怪逃走了,一直都很相信她的特工B被妖怪重伤。
回去之后,就有人调查清楚李茉的身份,她的马甲掉了。特勤局不愿意让李茉继续参与行动,并打算将她送回国。李茉也受到了点打击,但她想明白之后,很快就意识到是哪里出了差错。
不是她的策略有问题,而是特勤局里有内鬼。本来要上飞机的李茉解决了身边妖怪假冒的特工B,赶往特勤局调查出来的妖怪窝点,在这些调查员团灭之前力挽狂澜,捣毁窝点。
新版的剧情梗概差不多就是这样,后续可能还会调整,但也只是在具体的情节上进行优化,大框架的情绪转折不会再变。
总编剧客气地问了凌穗岁的想法,凌穗岁微笑,表示自己对这个框架没什么意见。
她相信这些经验丰富的编剧们在商业片的叙事节奏上比她专业多了。她来参加会议是为了多听他们的想法,如果要发言,那只会在她有信心的部分。
她问:“比起我最开始收到的剧本,好像这版的悬疑推理线被砍掉很多?”
是的,总编剧向她解释,他们一开始想做个超英+推理的项目,争取把这两个元素结合在一起,给观众更多新体验。李茉发现问题是妖怪,以及推理出谁是内鬼的过程,其实可以更复杂一点。
凌穗岁之前收到的是剧本大纲,他们确实按照大纲写了这一版故事,但结合的效果并不好。修改过三次后,迪兰德那边就彻底否决了。
原来负责写推理线的编剧,今天都不在会议上。他们的线被砍掉,自然争取不到这方面的话语权,毕竟在座的每一位都是行业精英。
凌穗岁也觉得搞融合的效果未必是1+1>2,还有可能两头都不沾。她对推理线的兴趣不大,因此也没有什么特别遗憾的心情。
不过,她倒是不介意拍一部悬疑推理片——如果有好剧本的话。
凌穗岁继续听他们讨论剧本,余光看了眼手机屏幕。没有新消息。
坐在她旁边的编剧露出了然的表情,她知道凌穗岁在等什么。这会伯班克的时间是上午,但柏林的时间是晚上,这会电影节的颁奖礼应该开始了吧?
了解过颁奖流程的都知道,越晚得知消息,可能意味着消息越好,毕竟大奖都要留到最后;但要是消息迟迟不来,就该让人担心到底有没有了。
凌穗岁已经听到他们在讨论电影的情节,具体到台词和表情的那种。她认真地听着,偶尔会给点意见,但她从来不会当面驳斥他人,即使是不同看法,她的语气也很委婉。
这无疑让众编剧松了口气。总有人说凌穗岁很难聊,现在看来也就那样吧,她不是挺好说话的吗?
但这种庆幸没有持续太久,因为凌穗岁只是情商高,说的话让人感觉很舒服,但不代表她会在内容上轻易让步。
这么说吧,如果凌穗岁的固执是错的,编剧们顶多觉得要想办法把她忽悠过去,但偏偏她说得又有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