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0-310(6/29)
点棉花娃娃,或者其它能突出凌穗岁个人特色的物品。“不行。”
这种事情都不用经过凌穗岁本人,宣传岗的康乐就否定了。
康乐给她解释:“我们前几年做过这些,但这么做的话,工作室礼盒会被粉丝高价收购。”
不仅是送出去的礼盒被转手卖掉,还有人制假售假,趁机诈骗,把岁丝当成了冤大头。
从那之后,凌穗岁的礼盒就只有纯商务产品,连一张她的明信片都没放进去。
虽然依旧有粉丝花钱去买这个外包装盒,这种情况工作室就彻底没办法了,但至少这么做的人是少数,价格也没有之前那么离谱。
新员工是隐瞒了追星史(其实没瞒住但无人在意)进来的,她听完就一个感觉,要是她之前追的是凌穗岁,那还不得爽死。
天杀的,她事业已经这么强了,还不谈恋爱,不搞副业,不舍得让粉丝花冤枉钱,怎么好偶像的优秀品格全集中在她一个人身上了啊?
追过星的人都懂,顶流要是舍得放下身段去搞点副业,比如做个潮牌卖点奶茶,开几家火锅店,不说路人是否感兴趣了,随随便便就能从粉丝这里赚一波快钱。
但凌穗岁从来没折腾过这些,她甚至会主动避免出现让粉丝多花钱的情况。反观某些明星,五音不全也好意思开演唱会,票价卖得比顶级歌手还贵,就差把“割韭菜”三个字写在脸上了。
真的,难怪岁丝黏性都这么高。除了不断产出好作品外,她真的有把粉丝放在心上。
那个……虽然丰收传媒不招收岁丝当员工,但入职后才变成粉丝的,应该不算吧?
**
今年凌穗岁坐飞机回到粤省,又坐了几小时汽车,从大城市的机场来到县城。
在她回来之前,凌菲就告诉她,因为他们一家人上次回老家过年是去的凌家,所以今年就去郝家。
郝仁还特地征询了她的意见,说如果她不想来也没关系,毕竟她和郝家的亲戚都不熟。
凌穗岁考虑了会,她脑海里的第一反应确实是干脆就不去了,她又不喜欢这种场合。但转念一想,她又觉得这是个好机会。
她前几天还在和尹乐容说,演员是一个需要积累的职业,一定要在生活中多听多看多感受,要勇于突破自己的圈层,看看外面的世界。到她自己身上,也得知行合一。
所以凌穗岁抱着这样的信念来了——她预想过很多种被当成亲戚聊天话题中心的场合,但没想到才刚进门,她手中的礼品袋还没放下,就被一群小孩团团围住。
“你看,这是凌穗岁!”有小孩还拿着手机拍她,似乎在录视频,“我没骗你吧,我姑姑真的是凌穗岁!”
哦,原来他在打视频电话啊。
凌穗岁知道自己很红,但她第一次这么直观地感受到她的国民度有多高。
上至坐在椅子上,拐杖不离手的八、九十岁老人,下至刚上幼儿园,可能还不会写她名字的三岁小孩,都在反复念叨“凌穗岁”。
自从她到爷爷家里后,这栋房子的门就没关上过,来来往往全是客人。平时不怎么熟的亲戚都来串门了,她那些同辈、小辈亲戚的朋友同学也慕名而来,连爷爷奶奶平时去的菜市场,早餐店,都有人借着送点年货的名义上门,对着凌穗岁津津乐道。
总而言之,郝家已经成了“凌穗岁合照打卡点”,六人定律在这个小县城得到了充分应用。说得夸张点,她感觉整个县城的常住人口都集中在这,街道办来这里走一趟,都省去了挨家挨户的人口普查。
被围在人群中的凌穗岁生无可恋,却还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