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0-310(26/29)
认为自己很厉害。她非常想证明自己,同时也想在师兄师姐面前出出风头。”凌穗岁:……
该怎么说呢,这种母女关系确实很东亚,但李茉的行为和心态也太欧美了,哪个华国人为了出风头敢做出这种事啊。
还有……他刚才说的“叛逆期”是什么意思啊?
凌穗岁又问:“新设定里李茉的年龄是?”
“十八岁,你看起来正好。”
啊?她吗?
凌穗岁不可思议地指了指自己,她前不久刚过完二十九岁生日,让她演十八岁的女孩?迪兰德认真的吗?
第310章
难道你们华国真的人人都会杂技?
针对以上问题,凌穗岁提出了两点修改意见。
首先,李茉的年龄应该向上调整,她认为二十二岁是比较合理的年纪。
她的理由也很简单,李茉虽然是隐世门派的弟子,但她也正常参与了俗世的教育体系。所以,给她一个大学毕业生的身份,更贴合多数华国人的心理预期。
如果都参加了高考,还不去上大学,前面的书不是白读了吗?
这个身份也关于凌穗岁要说的第二点,她认为李茉冒充母亲的动机得改一改。
比起“成为人群中最耀眼的存在”,华国文化其实偏向于“闷声发大财”、“树大招风”。如果想给李茉制造一个出头的理由,或许可以从实际利益的角度出发。
凌穗岁提了个参考方向,大学毕业的李茉觉得自己能担任门派的xx职位,母亲却说她还不够格。李茉为了证明给她看,所以做了如上决定。
李茉的性格没有变,还是这么鲁莽,带着不知天高地厚的自信。但换成这个理由,她的动机就强多了,观众或许不认可她的行为,但能理解她为什么要这样做。
凌穗岁提出的修改意见并不涉及电影核心剧情,不过之前在奇迹电影工作的编剧还是有些意外。
他知道凌穗岁是一个很强势的演员,这点在《屠龙者》拍摄时就已经声名在外,但她的直白程度还是颠覆了编剧对华国人“含蓄委婉”的印象标签。
如果这是奇迹系列的电影,他肯定会说不能改。角色的人设既要参考漫画,又要考虑到系列联动,环环相扣的逻辑链经过多位编剧的仔细考量,不能因为演员一句话就轻易变动;
但这是迪兰德的原创新作品,就算有做成系列的企划,这一部也是开山之作,在各种设定上受到的桎梏就小得多,前期是相对自由的。
而且,主角是华国人,比起编剧团队,确实是坐在对面的凌穗岁更懂真正的华国人。
所以编剧表示,会将她的建议记录下来,之后他们还要开几次讨论会,希望能邀请到凌穗岁参加,后者欣然应允。
编剧还提到:“其实设定十八岁也不意味着放弃学业,让李茉来美国留学也行。电影中有个虚构的机构叫战略防御与特殊事务处理局,局长可以给她这样的特殊人才写推荐信,藤校随便挑,是不是也很有说服力?”
凌穗岁:“……如果你们对十八岁的年龄设定很执着的话,我没意见。”
别说亚洲人的长相在欧美人眼里普遍显小了,哪怕在华国审美中,她的五官状态也能驾驭得住,只是觉得没必要而已。
凌穗岁在心中对比了两版剧本,新版的李茉明显更活泼,更生动,也多了一些可能会被观众批评的缺点,但她认为这不是坏事。
这版调整削弱了李茉身上的精英感,为她增添了接地气的活人气息。凌穗岁问,迪兰德对李茉的定位是“邻家超英”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