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50-260(25/32)
属于哪家公司,但总比话语权特别大,想找她合作就只能捧着的凌穗岁要好得多。“不愧是她。”凌穗岁感慨道,“莫子晴太会瞄准焦虑和需求了。”
而且,莫子晴能画成这张新的饼,她竟然也被动地帮了点忙。她拿到的奖项越多,星光越盛,资本想复制、取代她的心情就会越强烈。
凌穗岁只要稍微想想,就能猜到莫子晴是怎么给这些公司算账的。
同样是捧新人,影视剧花那么多钱,才两个主角名额,观众还未必买账;但选秀可以广撒网,谁能起来就让谁上。这不比S+的影视剧性价比高?
选秀还可以边拍边播,根据效果调整资金投入,拍的短片也可以追实时热点。不像影视剧,制作周期那么长,一开机就被套牢了,没有综艺那么灵活啊。
至于这样培养出来的演员,到底会不会演戏,估计是不在莫子晴关心范围内了。
唉,凌穗岁在心里叹气。
其实莫子晴还是很有能力的,但她们立场不同,没什么可说的。
宋灵珊分析道:“我听说他们在找长得像你的女演员,很可能会照搬你的拍戏路径……只要贴着你炒作,不怕没热度。等着吧,说不定这档节目的选手还会copy秦娴,营销天选古装白月光。”
凌穗岁还没说什么,坐在附近的应年先不乐意了。
“谁要山寨秦娴?”他看起来很不爽,“是不知道东施效颦这四个字怎么写吗?”
宋灵珊刚想说你急什么,然后又想起来,应年是《定风波》的男主。
“没谁,我说莫子晴那个综艺。”宋灵珊压低了声音,“你和天线视频一直是深度合作,应该有听说过吧?说不定还会请你去当导师哟。”
今时不同往日,应年是以“白玉兰最佳男配角提名者”的身份坐在这里,而且这份提名还得到了观众们的认可。靠着在《浪潮之下》的表演,他算是彻底转型成功了。
应年不屑地哼了声:“我才不去,你们也都别去。这什么烂节目。”
相较于这两位,黄睿和李元庆的业内消息没那么灵通,但不妨碍他们察言观色,跟着应好。
听起来是对凌穗岁不太好的事?那无脑反对它就对了。身为《浪潮之下》的演员,他们当然要跟着组织走,为凌穗岁扛起大旗。
凌穗岁哭笑不得:“有一说一,这节目还没开拍,你不要贷款没发生的事情骂人。而且古装白月光这个词并不是秦娴首创,我也没申请专利,别人想用就用,重要的是观众买不买账。”
“选秀一直是造星的捷径,尽管失败的案例很多,但只要成功的例子摆在那,利益就会驱动资本去尝试。就算莫子晴不搞演员选秀,这几年的各种形式的擦边换壳、另类选秀也没停过啊。”
至于说模仿她,贴着她炒作,凌穗岁就更不怕了。因为莫子晴并不是第一个往这方面想的人,在她之前,已经有很多“前辈”的实践以失败告终了。
说句不好听的话,要是凌穗岁那么容易被取代,那她只会觉得是自己活该。这么多年竟然没干出实际效果,全是虚假繁荣。
“其实我不急,我纯粹是看热闹。”宋灵珊笑嘻嘻地看向应年,“只有你着急,你对我们穗岁没信心吗?”
这话可不能接啊,应年赶紧否认。
他才不是对凌穗岁没信心,他只是本能地反感所有对凌穗岁不利的东西。他还在心里想,有没有机会把这个烂节目给搞黄了。
“你别乱来哦。”凌穗岁似乎看穿了他的想法,“没有天线,莫子晴还会找奥奇和玉米,你的手能伸得那么长吗?”